二锅头家喻户晓,北京二锅头更是名扬四海。但北京却不是二锅头的发源地。
白酒历时悠久不乏轶事趣闻,遗憾的是胡编臆造的故事太多。编故事、造历史,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宣传产品文化底蕴的习惯伎俩。
但历史就是历史,历史无情—— 建国前,北京根本就没有二锅头酒。建国前,北京(当时称北平)白酒的品类只有白干、老白干、烧刀子、烧酒、高粱酒、汾酒等(从旧时北平有关白酒的税种、税率可一目了然)。描写北平旧事的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都不会出现二锅头酒的场景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。
北京酒行将未掺水未勾兑的酒称为净流。烧酒的器皿——甑称为甑桶、甑锅,是蒸粮和蒸酒的主要设备。烧锅是指酿酒的作坊,以区分只卖酒不酿酒的酒家,锅头也不是北京的方言更不是北京酒行的术语。旧时北京规定九门之内不得举烧锅酿酒,酿酒的作坊需距九门四十里之外,远在四郊以便酒糟易于处理,故北京的酿酒作坊远在四郊。
说起北京的城门,有“内九外七皇城四”之说。城内城外以九门为界,九门之内为内城。南面三门分别是正阳门(前门)、崇文门、宣武门;东面两门朝阳门、东直门;西面西直门和阜成门;北面两门是安定门和德胜门。正阳门走皇车、崇文门走酒车、宣武门走囚车;朝阳门走粮车、东直门走木材;西直门走水车、阜成门走煤车;安定门走粪车、德胜门走兵车。“外七”是指东便门、广渠门、左安门、永定门、右安门、广安门和西便门。“皇城四”即皇城四个门——南门天安门、北门地安门、东门东安门、西门西安门。皇城四门之内是紫禁城也就是俗称的故宫。